印江印象· 文脉印江 | 陈丹玲:1999,在《飘》里飘 -k8凯发游戏

印江印象· 文脉印江 | 陈丹玲:1999,在《飘》里飘


《飘》封面。


清楚记得,合上书的那一刻,我感到了无力和瘫软,故事就这样结束了,我却有些不甘心。


为思嘉的苦苦挽留不甘,为瑞德的深深绝望不甘,为梅兰妮的融融善意不甘。


对不起,请允许我这样简化地称呼《飘》里的人物。人与人之间熟悉到可以简化的程度,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切的情感。相对于后来的影视名《乱世佳人》,我更喜欢《飘》这个书名,不仅更切合英文本身的意思,更具有隐喻性质,令人深思。只是莫名的不想去读作者玛格丽特·米切尔的传记和相关资料。我承认很多时候喜欢作品超过了对作者的喜欢,想来这才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。上面历数的一男二女在作品中绝不是烂俗的三角恋关系,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,它绝不允许人物关系、生活遭遇和人生命运会那么简单和庸常。


《飘》剧照。


读《飘》是在上师范那年的暑假。正午慵懒,蝉鸣阵阵,我在吊脚楼上沉迷阅读,也在小说情节里辗转悲欢。美国南部大地上的美丽庄园,一群无所事事又虚荣至极的年轻人对战争的莫名狂热,一段又一段执着到执迷的爱恋,一场又一场生活的支离破碎,让作品中的思嘉、瑞德、梅兰妮这三个人物构成了我青春期的斑斓夏季。那一年,夏花烂漫,瑞德从书中来到我的心里,以致后来,瑞德的形象成为我最初对爱情最美好的想象。


我不能说有多么喜欢思嘉,但阅读的自始至终我都为她担心又担惊。明明感觉梅兰妮不是我太愿意亲近的人物,但内心对她的敬意却是不能消除。有句话,我是不忍心说的,觉得会对不住小说里那么多优秀的男士,比如忧国忧民的艾希礼,比如单纯可爱的查尔斯。但,不说真不痛快,我深深喜欢的始终是瑞德!

也许是正处年少时的叛逆期,被瑞德的幽默、见多识广、阅历丰厚,精通人情世故,还有那么一点点狡诈,甚至是富有所吸引。舞会上,他对腐朽的道德观念轻蔑一笑,对战争玩世不恭,给火热的空谈泼一盆冷水,然后潇洒离去。瑞德在各种情况下的“英雄救美”都勇敢淡定、胜券在握。若他嘴角挂起一点笑意,再抽出一支雪茄,淡定地点燃,你可千万别误会,那也许不是好意,而是他看见事物和事情本质之后的嘲弄,或者不屑。这一切都令叛逆期的我们着迷。


《飘》剧照。


然而现在想来,不得不承认睿智、勇敢、深情这些美德潜藏在瑞德的身上。同样是战争,在别人看来那是荣耀和战利品,是青春的狂热和追逐情人的标配,而瑞德看见的却是人的愚蠢和虚伪,是战争的无助和悲剧。多种场合,瑞德无情地嘲弄美国南部一群“无私高贵”的人们和他们口口声声喊着的“伟大”战争,在关键时刻,他又偏偏倾尽所有、鞠躬尽瘁。寻欢做乐的绯闻总是和他形影不离,给家族蒙羞的丑闻也是尾随前后,但这些又怎样,瑞德永远清醒地知道他该做什么,内心要的是什么,正如他一直深情地爱着一个不靠谱的思嘉。


毫无疑问,瑞德是一个真性情的人,永远尊重自己的内心,正是这种做人的真实,让他孤独,离群。记得英国作家伍尔夫曾在演讲中把女人比喻成男人的镜子。思嘉就是瑞德的一面镜子。瑞德从思嘉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,她是他孤独时刻唯一认可的同类,性格的相似度让他们有了很多的默契,而同时,两人又彼此照见了各自灵魂上的斑点和缺陷。这样的两个人相处起来该多么生动,多么痛楚,彼此默契配合又相互嘲弄与讽刺。战争的现实让思嘉依赖着瑞德,因为孤独和性格使然,瑞德对思嘉的爱义无反顾,战火连天,牢狱之灾,都没阻止过瑞德对思嘉勇敢、坚韧、执着品质的欣赏,对这个任性、现实、自私到令人嫌恶的姑娘的包容,爱意依旧。偏偏思嘉心里装着的人,是艾希礼。


《飘》剧照。


读书时,我想,瑞德命该如此,思嘉就是另一个活脱脱的他自己,瑞德不得不爱、不能不爱。此为作品表达的绝望之一。


说实话,思嘉这个姑娘我确实不那么喜欢,因为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说她单纯,只能说她是在战争中、在青春中那么浅薄。比如,她得知艾希礼与梅兰妮订婚之后,毫无思索就答应嫁给了查尔斯,那是一个单纯可爱的男孩,后来死于战争。当然,除了艾希礼,思嘉最擅长的就是将男人们的痴心踩在脚下,后来瑞德也是受她所赐,直到愤怒和绝望。除此,我甚至觉得她偏执和自私,随着战争的蔓延和深入,思嘉变得那番现实,现实到不择手段,为保庄园,她抢了妹妹的未婚夫,我们都知道,那明明不是爱。可以说,她对那片土地有多热爱,她有多勇敢、坚韧,不顾一切追寻自己要的东西,她就有多偏执、狭隘和自私。她是一个活得狠狠的、做事狠狠的、爱得狠狠的姑娘!


不过,思嘉却是一个可爱的姑娘。木兰花一样的白皙,这是美国南部女子少有的天赐,她任何时候都保持乐观,做事必须想到有自己的好处才肯干。你看她,倔强地认为自己从没爱过瑞德,一心等着艾希礼从部队回来,即便人家已经娶了梅兰妮,她也一遍遍地倾诉爱意。这当然与做第三者无关,思嘉没有破坏别人家庭的心思和动机,她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就该嫁给艾希礼,为嫁给艾希礼而生。艾希礼的妻子梅兰妮在她眼里什么都不是,貌似不存在。可是这份单相思和战争偏偏又将她和梅兰妮捆绑在一起,而她的绅士、英雄艾希礼连个人影都难得一见。战争打到门口,梅兰妮正临产,她一边妒忌和诅咒梅兰妮该死,一边又不顾一切地留下来接生和陪伴,最后求瑞德驾马车穿过战火离开小镇。一路上她骂骂咧咧,怨恨、牢骚满腹。这点倒是让我每每读来都不禁莞尔,唯有此处看见了这个姑娘的单纯。穿着丧服,她也争着答应和瑞德跳舞。她与母亲道别,说是要进联盟部队做救护员,心里想的却是那里可以跳舞、可以有很多情人……


《飘》剧照。


思嘉在她深爱的那片土地上,不论是生活、战斗、建设、谈情说爱,她都能千方百计、不择手段地取悦自己,这种野蛮生长的能力让她像草木一样蓬勃旺盛。我深深喜爱她的至理名言:tomorrow is another day。愁绪千千结,白发三千丈,她都要好好睡一觉再说。明天会更好。


然而,思嘉是绝望的,她的绝望在于战争,战火不断。她的绝望在于她只爱现实,只爱眼前,她连象征生命延续的孩子都视若无睹。也许,我们可以体谅,说战争的残酷就在于此。父亲离世,庄园摧毁,梅兰妮离开,白瑞德的决绝,彷徨孤独,注定了思嘉的绝望。此为作品里表达的绝望之二。


我对梅兰妮的情感有些复杂,有些暧昧,不像对瑞德一样挚爱,不像对思嘉一样爱恨参半。女人的美好该有两种极致。一种像梅兰妮,贤妻良母,温良柔善。一种像思嘉,坚韧勇敢,野蛮生长。而正是因为梅兰妮的温良善意,这种母亲一般的姿势和宽阔,在战争的铁蹄下显得那么可贵,那么稀缺,让人觉得她那么不真实,但又不能说是假意。梅兰妮是母亲的形象,尊贵、善良、美丽,不容侵犯。而人们渴望的善良、好意、温柔、宁静在战争中是多么脆弱和缥缈,轻易被摧毁。因此,这就是作品要表达的绝望之三。



阅读《飘》我无限感叹:人类如此绝望,却又如此深爱!思嘉不讲条件地深爱故土,不讲道理地情迷初恋,十分倔强地认为不爱瑞德,结果在失去中醒悟和苦苦挽留。tomorrow is another day,我隐隐感到她又将弄出什么幺蛾子。为此,我还是长长呼一口气吧,除了为她的情感表示遗憾,不再为她的活着担心担惊。


瑞德呢,这个我一直默默挚爱的男人,在得知思嘉心里依旧装着别人时,他从愤怒和绝望中走出来,依旧那么潇洒,笑意挂嘴角,将所有感情转移到女儿身上,直到女儿骑马摔下,离开人世,瑞德的情感世界彻底支离破碎。离开吧,瑞德,像以往一样洒脱一样具有风度。我轻轻地说。坚信如瑞德一样的男人,一笔沉重的感情账不会彻底击败他,只会更加增添他的魅力。不然,今后我将没法喜欢他。呵呵


梅兰妮和她所生的孩子从头至尾都是柔弱的,她需要保护,然而她是幸运的。作为母亲的形象,这世间有思嘉、瑞德、艾希礼以及千千万万的人捍卫她的尊贵和尊严,以命保护。母性的柔弱只是相对的,短暂的,而爱和善良是永恒的,不败的。


拿出所有勇气,在绝望中依旧深爱,唯有爱才能重获希望,除此,别无他途。现在想起来,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此吧。


tomorrow is another day!

岁月教会我读懂《飘》。




作者简介:

陈丹玲,贵州印江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。在《民族文学》《散文》《天涯》《山花》《雨花》《四川文学》《湖南文学》《文艺报》等期刊发表作品;著有散文集《露水的表情》《村庄旁边的补白》。













来源:文艺风云


文明印江随手拍,长按图片进入小程序



往期回顾


监制:左禹华 总编:蒋智江 编审张泽琴 编辑:刘承芳

动态要闻
网站地图